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607:話說機關里的公務員:該解釋的時候不要憋在心里》,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607:話說機關里的公務員:該解釋的時候不要憋在心里》。
話說機關里的公務員:該解釋的時候不要憋在心里
繼續說機關公務員的心理建設和調適。今天談談不要把話憋在心里。?
我這個人是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人,而且我自己也不喜歡性格內向、比較悶的那種人。但在我的職業生涯當中的確遇到過不少平時一聲不吭,最后一打聽原來還受過那么多誤解和委屈的人。以我的性格,我在這里不妨實話實說,我覺得這些人很讓人同情和憐憫,但同時我多少對這類人有點“怒其不爭”的感覺。?
不錯,我們都是成年人了,很多情緒化的表達不能像個孩子一樣無所顧忌,心里要能夠裝得進一些不愉快甚至委屈,尤其是從事我們這個行業的,是國家公職人員,有時面對我們的服務對象又或者面對領導的時候,更是不能把喜怒輕易掛在臉上。我們平時說一個干部“有城府”大概指的就是這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個干部成熟的表現之一。?
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我們的心再大,也不可能是一個容量沒底的垃圾桶,有一些負面的情緒,以及引發這些負面情緒的原因,也不能全都憋在心里。而且,這些引發我們負面情緒的原因還有很多是緣于與他人交往當中出現的一些本可避免的誤解,如果把這些也自己憋在心里,很可能對方由于不了解具體的內情,導致誤解進一步加深,進而對我們自己的情緒帶來更多的傷害,那就大大地得不償失了。?
有的人會說,我們“身正不怕影子斜”,日久見人心,即使別人對我一時有誤解,只要天長日久自然就會明白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至于個人暫時受點委屈,忍一下也就過去了。在職場上誰還有什么事不能忍嗎?這些人也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最后養成了不去傾訴、不去解釋的習慣,很多情緒也無從排解,只得自我消化。?
對這樣的同行,我有一句勸告,那就是一定要給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出口,如果長期在一種壓抑的心情下工作,遲早會把自己的神經繃斷的。記得我在前面說過,我過去在工作強度很大的時候,會定期看心理醫生嗎?我從他那里獲益良多,其中有一點就是他讓我在他給病人談話治療的時候在一旁靜靜地觀摩。我上大學的時候是接受過正規心理學教育的,但是僅限于課堂教育,這會兒看到實操還是覺得非常震撼。我親眼看見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小伙子和他交談,通過交談把心里的問題一股腦傾訴出來,最后趴在桌子上痛哭失聲,這時醫生一邊開導他一邊給他開了一些藥,最后小伙子千恩萬謝地走了。后來,我有時壓力太大了也會和我的這位醫生朋友傾訴一下,感覺說出來之后心情能好很多。?
如果是在單位中與領導和同事之間發生了一些磕磕絆絆,我的建議是最好第一時間進行解釋,把來龍去脈講清楚,讓他們明白自己并無惡意,可能只是由于溝通不暢導致的誤會。即使是有的人對你有這樣那樣的成見,也要設法通過第三人的渠道把話帶到,以利于盡早疏通彼此思想上的疙瘩。?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注意,那就是我們要盡量以一種善良的心態看人看事。有的人不愿意對人敞開心扉交流并不是因為純粹的性格原因,而是總是愿意把別人往壞處想,總覺得這是別人有意跟自己過不去,我過去曾經遇到過一個人,他幾乎認為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壞人,和每個人講話的時候不僅是“防著別人”,而且言辭當中就多少帶有一點敵意,這就很麻煩了。因為人的互動是相對的,在這種互動過程當中,情緒是可以互相傳染的,當你把別人看作壞人,你就會不自覺地對別人產生敵意,這時嘴里說出的話肯定就不那么讓人舒服,如果別人聽到你這樣講話之后,也反過來對你這樣講話,勢必會形成惡性循環,于是一對冤家就這樣結上了。心理學上的“皮克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心理的事實會導致真實的事實”,如果你不能以善良的心態看人看事,那么最后你周邊的人和事你一定會越看越氣,情緒勢必會變得非常糟糕。到這時候,你即使是有心去傾訴和解釋,恐怕也難以找到排解的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