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基層治理體系建設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基層治理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基層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底盤和壓艙石。近年來,**縣堅持以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積極構建“三級聯動、三創提升、三類培育、三治融合”四個體系,加快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凝聚鄉村振興巨大合力,逐步實現農村基層治理全新面貌。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貫通三級聯動,構建基層組織體系。一是縣級示范帶動。制定縣級領導走訪遍訪機制,縣級領導干部“下抓兩級”聯鎮包村,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帶頭遍訪全縣216個村(社區),聚“三類重點人群”、特殊困難群體等開展精準幫扶研判,緊扣鄉村振興發展,幫助解決問題460余個。二是鎮級壓實責任。縣直部門10%以上干部、鎮(街道)50%以上干部下沉到村,鎮(街道)班子全員掛村。駐村工作隊實行“日清單、周調度、月調研”,每月遍訪群眾,精準分析研判村情民情,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清單化項目化推進任務落實。縣直部門、鎮(街道)為群眾解決困難問題1618個,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4564件。三是村級夯實基礎。精心組織村級換屆,選優配強村干部,“兩委”換屆中,配備1124名常務干部,高中以上學歷占74.3%,較換屆前提高32.6個百分點。完善村級黨群服務和綜治中心設置,全面落實村干部“345”薪酬保障,購買城鎮養老保險,全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基本報酬達4134元/月,確保基層治理有人、有錢、有場所辦事。
(二)聚力三創提升,完善基層考評體系。一是創新工作載體。圍繞“服務保障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主線,深入開展“五個比一比·爭創紅旗鎮(街道)、部門·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業服務“四個全覆蓋”“三個盤清楚”、治亂治違提升“三個百日”等行動,穩步推進基層治理取得成效。以“安全生產鞏固提升年”和“安全生產短板補齊攻堅年”為契機,制定《**縣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組建縣級工作領導小組和14個專項整治工作組,出動人員6646人次,監督檢查企業(場所、地點)2032家(處),排查治理安全隱患954條。二是創新管理辦法。制發工作手冊,實行駐村隊員鄉村振興工作積分制管理辦法,對駐村干部幫扶任務工作落實和紀律執行情況進行量化細化,采用十分制對應考核積分評價,考準考實幫扶業績。對駐村干部到崗到位、工作情況等進行動態監管,促進駐村幫扶“一宣六幫”職責落地落實。三是創新保障機制。探索采取“政府出一點、社會幫一點、個人拿一點”方式,建設村級日間照料中心,目前,全縣共建有14個日照中心,服務老人達12000余人次。在鎮(街道)設立農業龍頭企業分公司,將高標準農田、產業路等項目交由村合作社實施,有效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三)抓好三類培育,夯實基層發展體系。一是培育主導特色產業。圍繞“一鎮一特、多品共榮”和“抓單品、出特色、上規模”要求,主攻優質米、精品果蔬、生豬和水產家禽養殖等優勢產業,形成漣江小黃姜、好花紅金錢橘、雅水白茶、斷杉花椒、蘆山中藥材、王佑百香果等一批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農業產業基地,培育完成以小黃姜、佛手瓜為引領的30萬畝蔬菜,以花椒、蜂糖李、百香果為引領的20萬畝經濟林,以漣江農業為引領的年存欄1000萬羽家禽等規模化特色產業。二是培育集體經濟組織。制定辦法,明確縣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貼息專項資金作為“村社合一”集體經濟組織專項貸款貼息,“村社合一”集體經濟當年經營性純收益的20%可作為分紅資金獎勵村“兩委”干部等優惠政策。村集體經濟積累50萬—100萬的村5個,100萬以上的村11個。三是培育鄉賢人才隊伍。實施“三鄉工程”,吸引人才、資金、技術回鄉助力鄉村振興,年內培育100名鄉賢能手、100名農村經營管理人才,實現資金回鄉10億元以上。開展“漣江人才返惠”計劃,誠邀各類在外工作的**籍優秀人才返惠工作,共引進26人充實到綜合類、教育類、醫療類等崗位。
…… 此處隱藏122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